400-123-4567

半岛综合体育广东前2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正增长 专家:广东加工贸易从“来料”向“带料”转型发布日期:2024-04-01 21:54:10 浏览次数:

  半岛综合体育央广网广州3月23日消息(记者 官文清 实习生 汤家怡)加工贸易进出口是广东加快建设外贸强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支撑。央广网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处获悉,今年前2个月,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2723亿元,扭转去年以来加工贸易的负增长低迷态势,实现正增长。专家表示,当前广东加工贸易正从“来料加工”向“带料加工”方向转型,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

  央广网记者梳理发现,去年全年,广东贸易进出口中的加工贸易总值为19408亿元,同比下跌9.9%。今年前2个月,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为2723亿元,增长1.1%。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表示,去年10月海关总署《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广东全省近70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受惠,减少经营成本逾4244.34万元半岛综合体育,节省资金占用4.47亿元,在助企减负增效,稳定市场预期、稳住外贸基本盘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改革方案》推出单耗管理改革、“保税+ERP”监管改革、“短溢区间”改革等16条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措施,解决企业诉求集中的问题。

  其中,为顺应企业生产实际,有效降低运行成本,黄埔海关在全国率先探索取消单耗标准刚性管理要求,实行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参数化单耗管理模式。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片式元器件生产工厂——东莞华科电子有限公司参与改革后,超出原单耗标准的部分由一般贸易征税进口转为保税进口,全年节约成本逾百万元。

  目前,改革试点已扩大至广州、深圳、拱北、汕头、江门海关,已有22家企业参与试点,400多项成品按实际单耗办理手续,节省通关时间超100小时,减少各类成本约190万元,有效保障了企业生产供应稳定。

  此外,为落实“拓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适用范围”改革,广东省内海关积极引导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国家鼓励行业中非失信企业作为牵头企业参与企业集团改革,帮助企业实现集团内企业资源共享、产能互补、要素流通,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省共66个集团187家企业开展集团保税业务,2023年,共为企业节省保证金15.63亿元、物流报关等费用3861.71万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加工贸易进出口虽然在广东外贸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但其仍然是广东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珠三角的加工贸易企业,也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的改造,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升级,以适应国际供应链布局调整重塑的新形势,使得广东加工贸易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中继续处于枢纽地位。这也跟当前广东“制造业当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大政策相吻合,符合先进制造的原则。

  在林江看来,部分加工贸易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的趋势是正常的经济活动,海关总署此前发布的《改革方案》,还有另一层含义,便是鼓励中国制造,或者说广东制造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一个比较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联系,从原来的来料加工后成品出口半岛综合体育,到现在降低加工组装环节,改为在国内生产出东南亚地区不具备生产条件或者生产工艺的零部件,再出口至东南亚地区进行加工组装为成品的中间品贸易。

  “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保税加工,最主要的是把外资引入中国本土。”林江指出,一方面中国要继续引入外资实现全面发展,但另一方面国内强大的产业链也需要向外延伸和发展,以后也将会有更多企业进行绿地投资,带着机器设备半岛综合体育、设计、技术、原材料走入第三方国家进行生产加工,共同打造新的加工组装基地,让中国的优质产品继续畅销全球。

  “也就是说,广东或者乃至整个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将从‘来料加工’向‘带料加工’方向转型。这也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体现,即中国将成熟的供应链优势、完善的制造标准,甚至是对工厂的管理、运营理念和生产技术等中国元素和影响力,扩展到东南亚地区,从而提升我们的产业软实力。”林江表示,在他的理解中,海关总署出台《实施方案》的另一个目的——即推动国内加工贸易产业从“生产车间”转型为“企业总部”,把中国制造的软实力扩展到全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从广东前2个月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来看,这一点也能有所体现。